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人民网评: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来源:中医药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7 0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到2025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和70%,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85%,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到

到2025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和70%,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85%,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到25% ……3年内开展8项活动或行动,《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目前公布 。

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此次公布的实施方案颇有深意。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我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以及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实施中西医综合防控,在健康中国行动中中医药力量得到进一步彰显。

历久弥新的中医药价值不断凸显。有专家曾表示:以治病为目的的医疗模式,并不足以遏制慢性病蔓延的趋势,单一的治疗思路不足以攻克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不断发生变化。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从这个意义来说,构建“医院—社区—个人”慢病管理模式,对慢病患者进行全周期中医药健康管理,古老的中医药能为现代人提供更好的呵护。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中医药在治未病中具有独特优势。治未病的思想源于《黄帝内经》,蕴含的是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人体内已经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者虽有显露,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的情况下,如果运用中医干预,治未病,不让“风起于青萍之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疾病加重。中医治未病理念可以融入健康促进全过程、重大疾病防治全过程、疾病诊疗全过程,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推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热爱中医药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岐黄之术发扬光大,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文章来源:《中医药文化》 网址: http://www.zyywhzz.cn/zonghexinwen/2022/0927/1801.html



上一篇:孟津区第四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节隆重开幕
下一篇:江西樟树:展陈中药材标本 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文化投稿 | 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中医药文化版面费 | 中医药文化论文发表 | 中医药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医药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